公司动态
 

能量设计研讨|距离感,是为了更好地游赏和体验 ——旅游中空间距离的讨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空间距离是指事物间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或感情、认识、体验等心理上的差距,遥远的距离,有时候会更容易拉近人心,太近而紧密的距离有时也让人产生压力。在千百年前,交通问题带来的空间隔离让历史留下了许多关于距离与人心的精美文字。在全民战“疫”的时间里,特殊时事带来的空间隔离让我们恍惚忆起千百年前的人们。虽然现今已有了通信技术的支持,但我们仍然清晰地感受到人们日渐滋生的热切渴望——人对外界户外空间的渴望。
 

 春日将至,而不久,我们或许就将充满期待地迎来疫情的结束。春暖花开去户外旅游本是我们的踏青的习俗,而随着战“疫”之后渴望的蛰伏与释放,拉近的距离可能将造成更多的景点出现人山人海的现象。

 

 

 

 对于做规划设计的人而言,我们或许致力于创造出吸引人潮的地方,而又努力不让人们只留下“人挤人”的体验,即保持恰当的空间距离,既拉近距离,又保持距离。于此,不妨从“天时、地利、人和”谈起。


天时

    《礼记·月令》:“凡二十八宿及诸星,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夜为一周天。”

     既然是说空间距离,为何从“天时”谈起?以《礼记·月令》所载二十八宿之言为例,“周天”的概念便是以“空间”解读“时间”的产物。早在古老时期,我们便以头顶日月星辰的位置和方位的空间距离变换,来对照人世春花秋月的时间变化。就如许多人小时候都做过的“立竿见影”游戏那般,造出一个最简单的“日晷”,从影子的空间移动,来解读时间的变化。

     

 

 

     四方上下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结合,二者相连。因此,要谈空间,不能只谈“地”,还应谈“天”。

推之于规划设计来看,我们在打造旅游中的景点和场所空间时,便与“天时”密切相关。古人极重视天时方位、位置关系、日月距离、光影变化,古建筑中的门、窗等往往有众多考究,这与我们在旅游中打造的建筑空间相似,建筑的布局、门窗设计、出入口设置等都应与“天时”响应,顺应光影变换与调和气息流动,以构成和谐的能量场域,不仅达成景的和谐,也促成游览之人身心体验的和谐。

     室外场景打造同样如此,景观、游线、休憩点等的设计都应融合“天时”,把握人与外物之间的空间尺度,构建和谐的能量场域。

 

地利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古人早便知道,四时不同,水土相异,不同的地理环境适宜不同的作物、活动。同样,在旅游规划设计当中,不同的地理环境适宜不同的产品、项目、空间位置和塑造方式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理环境对旅游规划设计可谓重要。

从大的空间场域看,旅游规划设计需要考虑人与人及其与景物的空间距离,以划分生态、功能、景色等各类分区。从小的空间场所看,不同地理环境适宜不同的塑造方式,“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的江域,适宜“孤帆一片”,不适宜竞舸千帆。

而不同地理环境对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距离要求也有所差别。处于城市之中、乡村之中、山林之中等不同地域,人与人之间所需的空间尺度并不相同,而大地域下的小地理环境亦有所差别。如《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7年印发)规定,城市湿地公园中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与综合管理服务区游客容量应当不同。

 


 

人和

 

 

 

 

 

“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


 

 地理环境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心理因素也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飞蛾扑火,过近易逝。“君子和而不同”,人与人之间可和谐相处,但也非要强求一致,传统礼制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位置距离,都可看作保持适当心理距离的一种解读。人与人之间不仅需要外部空间的距离,也需要内部心理的距离。


 

 从旅游设计来看,展馆、集市店铺、游船等不同活动场景中,应当考虑游客对当下具体活动场景中的心理与外部空间距离需求。以展馆为例,可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极限距离(即人体站立相触,或人立姿双臂展开数据)作为其空间设计的下限依据,将人体的社交心理安全数据作为舒适展厅人流量的依据也是空间距离设计的应用。

 

 

结语

     旅游设计中的空间距离问题,或许更适合表达为能量场域构建的问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融合,正是对能量设计天地人和的表达。


 

责任编辑:贺丹

校对:钱坤